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三雄鼎立,吳獻章教授提供深度解析
(影像合成:大均)
【國度新聞周報團隊/快訊】
傳播科技全面走向「行動化」,新聞節目的製作當然不能自外於整體的大趨勢。為了讓《國度新聞週報》的製作更有彈性,跳出「傳統錄音室」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國度新聞週報》團隊規劃出了「行動錄音室」套件。本周六的《國度新聞週報》,就將呈現「行動錄音室」所製作出的首節目:「總統大選」系列─學者篇。本集節目專訪吳獻章教授,談國家領導人應有的素質、與臺灣地區大選過程中,到目前為止幾個應該注意的現象。
吳教授是國內一位十分知名的《舊約聖經》學者,在節目當中分享了許多根據《舊約聖經》研究所得到的寶貴知識與屬靈原則,縱論古今、旁徵博引,節目內容不但對於目前已經表態參選的總統競選團隊提供重要的提醒,對於有志成為領導人的好朋友們,也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本集節目的議題方向大量引用網友們的提問,主要的議題方向為:
(一)民主國家重要大選的世界趨勢是「愈來愈無所不用其極」:抹黑、攻擊、開政策支票…美國、日本、法國學者在評述目前的趨勢時,都不約一同地指出目前政客心中最重要的價值是「只有拿到政權才是王道!」也因此才會無所不用其極。老師對這件事的看法是?
(二)現在社會上的素民價值之一是「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西諺有云「我們要像鴿子般的馴良,也要像蛇一像地靈巧」。在人世間行走,我們如何在「鴿子」與「蛇」之間找到平衡?
(三)為了達到「崇高」的目標而使用「不崇高」的手段,這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四)目前選舉文化裡的主流之一就是「叩板機文化」,這種政界的風氣也已經大大影響了一般社會文化,使得大家習於「寬以待己、嚴以律人」,《聖經》在這個價值上提供我們什麼價值上的教導?
(五)另一個廣受媒體注意的選舉文化主流是「世俗化」,政界美其名為「素民政治」,但這也意味著政策將走向短視與民粹。「短視與民粹」造成了美債與歐債危機,而現在我國政黨在「老農津貼」上的加碼,其實也正是「美債/歐債危機」發生前的翻版。《聖經》在這個價值上提供我們什麼教導?
(六)人生有起有伏,這種景況在台北政界尤其明顯,受人民擁待的領導人在數年之後便走向腐化敗亡?這是領導人逃不出的陷井嗎?《聖經》是否提供我們相關的教導?幫助領導人走出「晚節不保」的宿命?
《國度新聞週報》製作團隊也邀請您與節目互動,您可以將意見寄到「kjproject.hv@gmail.com」,或者在我們的官網上留言(官網網址:http://kjn-project.blogspot.com/),同時也歡迎您在《國度新聞週報》於臉書上所架設的社群頁上與我們即時互動!我們會在節目當中忠實反映您的意見!
敬頌 平安豐盛!
《國度新聞周報》團隊 敬上
《國度新聞周報》節目官網:http://kjn-project.blogspot.com/
《國度新聞周報》節目信簡:kjproject.hv@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